天突穴的功效
2017-11-23 來自: 濮陽德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246
突穴
位于頸部,當前正中線上,胸骨上窩中央,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,深層左右為胸骨舌骨甲狀??;布有皮下頸靜脈弓,甲狀腺下動脈分支,深層為氣管,再向下,在胸骨柄后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;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。主治氣喘、咳嗽、暴喑、咽喉腫痛、嘔逆、癭瘤、梅核氣。操作方法為先直刺0.2~0.3寸,然后將針尖向下,緊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~1.5寸。
定位方法:取穴時,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勢,天突穴位于頸部,當前正中線上,兩鎖骨中間,胸骨上窩中央。
主治病癥:天突穴的主治病癥為:打嗝、咳嗽、嘔吐、神經性嘔吐、咽喉炎、扁桃體炎、喉嚨的疾病。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,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:利用穴道指壓法止咳。
解剖: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,深層左右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??;皮下有頸靜脈弓、甲狀腺下動脈分支;深部為氣管,再向下,在胸骨柄后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;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。
人體穴位配伍:配定喘穴、魚際穴治哮喘、咳嗽;配膻中穴、列缺穴治外感咳嗽;配內關穴、中脘穴治呃逆;配廉泉穴、涌泉穴治暴喑;配豐隆穴治梅核氣;配少商穴、天容穴治咽喉腫痛;配氣舍穴、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。
刺灸法:先直刺0.2-0.3寸,然后沿胸骨柄后緣,氣管前緣緩慢向下刺入0.5~1寸;可灸。
附注:陰維、任脈之會。
注意:本穴針刺不能過深,也不宜向左右刺,以防刺傷鎖骨下動脈及肺尖。如刺中氣管壁,針下有硬而輕度彈性的感覺,病人出現喉癢欲咳等現象;若刺破氣管壁,可引起劇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現象。如刺中無名靜脈或主動脈弓時,針下可有柔軟而有彈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覺,應即退針。
別名:玉戶穴,天瞿穴。
穴義:任脈氣血在此吸熱后突行上天。
氣血特征:氣血物質為溫熱水氣。
功能作用:吸熱生氣。
治法:寒則補之灸之,熱則瀉針出氣。
(1)天突。天,頭面天部也。突,強行沖撞也。該穴名意
指任脈氣血在此吸熱后突行上天。本穴物質為璇璣穴傳來的弱小水氣,至本穴后,因吸收體內外傳之熱而向上部的頭面天部突行,故名。
(2)玉戶。玉,金之屬也,肺性之氣也。戶,出入的通道也。玉戶名意指本穴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溫性水氣。本穴物質為璇璣穴傳來的弱小水氣,至本穴后因吸熱而化為溫性之氣,表現出肺金之氣的固有特性,故名玉戶。
(3)天瞿。天,頭面天部也。瞿,古代的戟屬兵器,既能橫打又能直刺,此指穴內氣血為向外的沖突之狀。天矍名意指任脈氣血由此上沖頭面的天部。理同天突名解。
(4)陰維任脈之會。本穴物質為璇璣穴傳來的弱小水氣,因其勢單力弱,穴外天部的陰維脈水濕因而匯入穴內,故本穴為陰維任脈之會。
按摩好處/天突穴
緩解治療咳嗽、哮喘、失音、嘔吐、呃逆、癭瘤等
按摩天突穴的功效:吸熱生氣
天突穴位配伍/天突穴
天突穴配膻中穴、列缺穴緩解治療外感咳嗽;
天突穴配廉泉穴、涌泉穴緩解治療暴喑;
天突穴配內關穴、中脘穴緩解治療呃逆;
天突穴配少商穴、天容穴緩解治療咽喉腫痛;
天突穴配氣舍穴、合谷穴緩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大;
天突穴配豐隆穴緩解治療梅核氣;
天突穴配定喘穴、魚際穴緩解治療哮喘、咳嗽。
功效/天突穴
天突穴屬任脈,陰維脈與任脈之交會穴。穴位位于
胸骨上窩,穴深部是氣管。氣管上連咽喉,下通于肺,屬于肺系。正因為天突穴位于肺系之咽喉要道,因此刺激天突穴可以起到宣肺氣、利氣道、化痰濁而止咳平喘。此外,天突穴還可以治療咽喉腫痛、失音嘶啞等病癥。
其他功效
天突穴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。食道癌、賁門癌、賁門痙攣、食道痙攣等疾病的患者常常會出現吃不下東西或吃了就吐的問題。中醫認為,這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臟氣不和,氣血淤結,填塞胸膈,結于心下所致。這些不舒服也可以通過刺激天突穴來緩解,因為天突穴還有和胃降逆、寬膈理氣、解痙通噎之功效。
取穴方法/天突穴
在頸前下部,當前正中線上,胸骨上窩中央的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
操作方法
按摩法:取坐位或仰臥位,用拇指指腹在天突穴向胸骨柄方向緩慢均勻用力按揉,使局部產生酸麻、重痛感覺大約1-2min,再囑患者作吞咽動作,以加強指壓的感覺,然后再用輕揉法放松,重復3~5遍。
注意事項
1、按壓天突不能向深部氣管方向用力。
2、治噎食,可配合食“八仙膏”。用藕汁、姜汁、梨汁、蘿卜汁、甘蔗汁、白果汁、竹瀝、蜂蜜等調勻蒸熟,任意食用。
3、禁煙酒、避免刺激辛辣的食品。